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数字出版平台

链接中心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 197,854
2025年05期
学科前沿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预测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疗效和预后的研究进展

姜凡;胡琴琴;豆立靓;焦剑桥;褚佳慧;李松;刘联;

目前,免疫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策略,但精准识别获益患者群体仍是关键。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作为肿瘤微环境(TME)的关键免疫细胞群体,在调控免疫活性中起核心作用。TILs包括CD8+T细胞、 CD4+T细胞、 B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等亚群,它们通过协同或拮抗机制调控抗肿瘤免疫反应。评估TILs的方法多样,传统方法评估精度有限,人工智能(AI)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评估的精准度。TILs丰度和动态变化与多种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及预后密切相关,在不同肿瘤分期和治疗背景下展现出差异化的预测价值。联合分析TILs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PD-L1)等免疫标志物,可以进一步提高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能力。借助新兴技术深入解析TILs功能状态,并结合治疗前后动态监测,能够进一步优化其作为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疗效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2025 年 05 期 v.32 ;
[下载次数: 7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可切除驱动基因突变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辅助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李如月;李滢;姚秀静;董雪;李因涛;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85%。早期NSCLC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是手术切除,但可切除患者术后仍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因此选择合适的辅助治疗方案十分重要。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显著改善了驱动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的预后。基于此有学者提出,分子靶向药物应用于可切除的驱动基因突变NSCLC患者能降低这部分患者术后复发率,并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文章主要通过展示分子靶向药物的作用机制,总结分子靶向药物对驱动基因突变的晚期患者的作用优势,并进一步叙述已有研究中关于可切除的驱动基因突变NSCLC患者接受辅助靶向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期待能够为这部分特殊患者提供精准化治疗,降低术后复发率。

2025 年 05 期 v.3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373044);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3LSW023)~~
[下载次数: 4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临床研究

57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刘京京;王馨辰;明静;范丹丹;胡茂贵;丁凯阳;

目的 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23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就诊的57例初治AITL患者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57例AITL患者中,男38例(66.7%),女19例(33.3%);中位年龄65岁(30~82)岁;Ann Arbor分期为Ⅲ期30例(52.6%),Ⅳ期27例(47.4%);具有B症状34例(59.6%);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况(PS)评分为0~1分25例(43.9%),≥2分32例(56.1%);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3分(低危) 34例(59.6%),≥3分(中高危) 23例(40.4%);Tet家族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因子2 (TET2)基因突变23例(40.4%),异柠檬酸脱氢酶2 (IDH2)基因突变24例(42.1%),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 (STAT3)基因突变20例(35.1%), Ras同源物基因家族成员A (RHOA)突变31例(54.4%),DNA甲基转移酶3A (DNMT3A)突变32例(56.1%)。采用CHOP (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33例(57.9%),CHOP+西达本胺方案24例(42.1%)。57例AITL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31.6%。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 Ann Arbor分期、 ECOG评分、 IPI评分、治疗方案、 β2-微球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 TET2基因表达及IDH2基因表达均与AITL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HR=0.372, 95%CI:0.129~0.813, P=0.043)、治疗方案(HR=4.276, 95%CI:1.832~7.364, P=0.032)是影响AITL患者5年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AITL多见于老年男性患者,常伴有TET2、IDH2、STAT3、 RHOA、 DNMT3A基因突变,5年总生存率较低,CHOP+西达本胺方案较单纯化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2025 年 05 期 v.32 ; 安徽省卫生健康科研重点项目(AHWJ2023A10056)~~
[下载次数: 2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发生免疫性肺炎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多糖包被核心成分多配体聚糖蛋白-1水平分析

于潮晓;曲玲燕;马洪福;张亮;李春丽;刘文娟;冯佳丽;费建文;

目的分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后发生免疫性肺炎(CIP)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多糖包被核心成分多配体聚糖蛋白-1水平。方法 前瞻性纳入烟台市烟台山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接受ICIs治疗的NSCLC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特征信息,检测接受ICIs治疗的NSCLC患者血清和BALF中多糖包被核心成分SDC-1水平。结果共纳入接受ICIs治疗的NSCLC患者62例,其中13例(21.0%)发生CIP (CIP组),49例(79.0%)未发生CIP (对照组)。CIP组确诊CIP时血清SDC-1水平为(276.24±127.06) ng/ml,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01);而对照组在12个月ICIs治疗后,血清SDC-1水平为(56.18±9.04) ng/ml,较治疗前的血清SDC-1水平保持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SDC-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IP组确诊CIP时BALF中SDC-1水平为(21.28±5.95) ng/ml,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01);而对照组在12个月ICIs治疗后,BALF中SDC-1水平为(6.20±0.76) ng/ml,较治疗前的BALF中SDC-1水平保持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DC-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多糖包被降解标志物SDC-1在CIP组与对照组中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提示其可能作为预测CIP的生物标志物,并为靶向保护肺内皮屏障功能提供潜在的治疗策略。

2025 年 05 期 v.32 ;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103020264)~~
[下载次数: 1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康复和护理

领悟社会支持在肺癌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病耻感间的中介作用

颉子瑗;王卫宁;马凤艳;滕飞;秦艺茹;刘陆;

目的 探讨肺癌术后患者病耻感、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我感受负担间的关系,并验证领悟社会支持在自我感受负担对病耻感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3月收治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的239例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中文版自我感受负担量表、中文版肺癌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法分析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领悟社会支持和病耻感之间的相关性。采用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运用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239例肺癌术后患者中,男92例(38.5%),女147例(61.5%);年龄(55.62±11.20)岁;病耻感总分为(54.79±14.98)分。肺癌术后患者的病耻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627, P<0.01)、与自我感受负担呈正相关(r=0.525, P<0.01);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我感受负担呈负相关(r=-0.412,P<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领悟社会支持在自我感受负担与病耻感间的中介效应为0.585,中介效应占比为43.4%。结论 肺癌术后患者病耻感不容忽视,领悟社会支持介导了自我感受负担对病耻感的影响。

2025 年 05 期 v.32 ; 中国癌症基金会北京希望马拉松专项基金(LC2022C05)~~
[下载次数: 5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2025 04 03 02 01
2024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23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22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21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20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19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18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17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16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15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14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12 06 05 04 03 02 01
2011 06 05 04 03 02 01
2010 06 05 04 03 02 01
2009 06 05 04 03 02 01
2008 06 05 04 03 02 01
2007 06 05 04 03 02 01
2006 06 05 04 03 02 01
2005 06 05 04 03 02 01
2004 06 05 04 03 02 01
2003 06 05 04 03 02 01
2002 06 05 04 03 02 01
2001 06 05 04 03 02 01
2000 06 05 04 03 02 01
1999 06 05 04 03 02 01
1998 S1 06 05 04 03 02 01
1997 04 03 02 01
1996 S1 04 03 02 01
1995 04 03 02 01
1994 01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的研究进展

丁婕;戴旭;孟宪运;王冠;

<正>在1960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的Zubrod等[1]通过比较氮芥与噻替哌的疗效,首次提出了癌症化疗疗效评价标准的概念和方法[2]。1981年Cancer上正式发表了修订的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实体瘤疗效标准。经由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协会(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on treatment of cancer,EORTC)、NCI和加拿大国立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of canada,NCIC)进行修改和补充,于2000年公布了新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2015 年 09 期 v.22 ;
[下载次数: 2,743 ] [被引频次: 392 ] [阅读次数: 1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35岁以下妇女宫颈癌

章文华,白萍,吴令英,马绍康

目的探讨宫颈癌的发病趋势和年轻宫颈癌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自1970~1994年我院收治125例年轻宫颈癌(<35岁)的临床资料。结果<35岁妇女宫颈癌在我院治疗的全部宫颈癌中所占比例自70年代的1.22%上升至80年代的1.42%及90年代初的5.01%。根治性治疗的116例中22例宫颈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的5年生存率为100%,94例浸润性宫颈癌的总5年生存率为56.4%,复发(或未控)和转移率为36.2%(34/94)。结论本组提示宫颈癌发病有年轻化趋势,<35岁年轻宫颈癌的预后较差,临床期别、宫颈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1999 年 06 期 ;
[下载次数: 344 ] [被引频次: 213 ] [阅读次数: 1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2017年中国最新癌症数据

<正>癌症统计资料显示,在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达429万,占全球新发病例的20%,死亡281万例。癌症防治已成为我国重要公共卫生问题。2017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汇总了全国347家癌症登记点的数据。关注8大风险:(1)预期寿命85岁时,累计患癌风险高达36%;(2)癌症发病两头高,中间低:中等城市癌症发病率最低,大城市肠癌发病率是小城市的2倍;(3)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男性癌症风险逐渐降低,小城市男性风险最高,女性患癌风险与男性相反,大城市女性癌症风险最高,乳腺癌为城市

2017 年 06 期 v.24 ;
[下载次数: 6,637 ] [被引频次: 170 ] [阅读次数: 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2020年全球癌症最新数据解读

<正>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ternational Agency forResearch on Cancer,IARC)发布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涵盖了全球185个国家36种癌症的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等情况。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数首超肺癌位列第一,肺癌死亡病例数仍居榜首。2020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数近2 000万例,死亡病例数近1 000万例,全球癌症负担非常重。值得注意的是,乳腺癌新发病例数226万例,首次超过肺癌,成为全球"第一癌"。

2021 年 03 期 v.28 ;
[下载次数: 4,408 ] [被引频次: 151 ] [阅读次数: 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中国癌症态势七十年分析

邹小农;赵平;

<正>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1]。回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70年里,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人民的建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稳步提高,人群疾病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感染性疾病的病死率下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死率上升,人群健康指标发生了深刻变化,恶性肿瘤的流行和分布也出现了新的趋势,成为危害和

2019 年 10 期 v.26 ; 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201DFB34180);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2017YFFC211704)
[下载次数: 3,560 ] [被引频次: 138 ] [阅读次数: 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ore>>

2017年中国最新癌症数据

<正>癌症统计资料显示,在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达429万,占全球新发病例的20%,死亡281万例。癌症防治已成为我国重要公共卫生问题。2017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汇总了全国347家癌症登记点的数据。关注8大风险:(1)预期寿命85岁时,累计患癌风险高达36%;(2)癌症发病两头高,中间低:中等城市癌症发病率最低,大城市肠癌发病率是小城市的2倍;(3)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男性癌症风险逐渐降低,小城市男性风险最高,女性患癌风险与男性相反,大城市女性癌症风险最高,乳腺癌为城市

2017 年 06 期 v.24 ;
[下载次数: 6,637 ] [被引频次: 170 ] [阅读次数: 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2020年全球癌症最新数据解读

<正>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ternational Agency forResearch on Cancer,IARC)发布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涵盖了全球185个国家36种癌症的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等情况。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数首超肺癌位列第一,肺癌死亡病例数仍居榜首。2020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数近2 000万例,死亡病例数近1 000万例,全球癌症负担非常重。值得注意的是,乳腺癌新发病例数226万例,首次超过肺癌,成为全球"第一癌"。

2021 年 03 期 v.28 ;
[下载次数: 4,408 ] [被引频次: 151 ] [阅读次数: 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2020版乳腺癌诊疗指南发布

<正>近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委会(CSCO BC)召开乳腺癌线上年会,会上发布了"2020 CSCO AI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工具"以及《2020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近年来,中国乳腺增生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乳腺癌发病率也日益增长。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泽飞介绍,中国乳腺癌防治形势严峻,年新发患者数目居全球第一。新发布的《指南》中对于有效科学防治乳腺癌给出了答案。江泽飞介绍,新发布的《指南》,是在2019版基础上,基于临床研究证据,融合真实世界数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更新形成。国际进展、中国贡献、药物可及这三个方面,是这本

2020 年 07 期 v.27 ;
[下载次数: 3,939 ] [被引频次: 13 ] [阅读次数: 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中国癌症态势七十年分析

邹小农;赵平;

<正>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1]。回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70年里,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人民的建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稳步提高,人群疾病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感染性疾病的病死率下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死率上升,人群健康指标发生了深刻变化,恶性肿瘤的流行和分布也出现了新的趋势,成为危害和

2019 年 10 期 v.26 ; 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201DFB34180);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2017YFFC211704)
[下载次数: 3,560 ] [被引频次: 138 ] [阅读次数: 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吴华英;向德兵;

<正>人类肿瘤生长伴随血管生成早在一个多世纪前就被发现[1]。几十年对血管分子机制的研究,发现有很多种生长因子对肿瘤血管生成是有促进作用的,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生长因子(F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等,其中最重要的生长因子是VEGF[2],无论在生理

2012 年 05 期 v.19 ;
[下载次数: 3,287 ] [被引频次: 57 ] [阅读次数: 1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ore>>

公告栏

行业动态

会议通知

学术资讯

优秀专家专栏

政策法规

相关规范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